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|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——劳动精神述评
- 发布日期:2021-09-28 10:12
- 浏览次数:
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
陕北南泥湾,延安大生产运动纪念碑静静矗立。碑身上,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八个大字遒劲有力。
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,由于日军的疯狂进攻和大规模“扫荡”,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,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极大困难,一度陷入没粮、没油、没纸、没衣、没经费的境地。
危难之际,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自力更生,克服困难。“力”在何处?在广大劳动者中!
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黄土高原开展起来——1941年春,迎着料峭寒风,三五九旅的战士们肩挎钢枪、手握镢头,挺进南泥湾垦荒。广大军民以高昂的劳动热情,将荒无人烟的“烂泥湾”变成庄稼遍地、牛羊成群的“陕北好江南”。
纺一根线、垦一亩荒,边区军民在逆境中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,顽强生存、英勇斗争。毛泽东指出“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”。
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,是通向伟大梦想的进步阶梯。
许振超在青岛港工作(资料照片)。新华社发
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。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,到如火如荼的建设岁月,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,长期以来,在党的领导下,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站在时代前列,用汗水和智慧奏响“咱们工人有力量”的主旋律——
老工人孟泰带领工友献交器材、刨开冰雪收集废旧零件,硬是没有花国家一分钱,建成鞍钢当时著名的“孟泰仓库”;产业工人许振超带领班组练就“一钩准”“一钩净”“无声响操作”等绝活,多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;航天科技“嫦娥”团队勇于探索,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——嫦娥一号……一座座丰碑上,镌刻着不同时代劳动者只争朝夕、奋力拼搏、开拓创新的身影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正是因为劳动创造,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;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,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。”
孟泰在工作中(资料照片)。新华社发
这是一双特制的劳保鞋:鞋尖有钢板,底部有钢钉,鞋底约两厘米厚。不到两年,鞋底还是被磨平了。这双鞋,见证了柴闪闪“闪闪发光”的奋斗人生。
2004年,柴闪闪成为扛包裹的转运员,每天要扛3000多袋包裹。他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,靠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吃苦精神,他成为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、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员、全国劳动模范,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。
外卖骑手宋增光、“拉面匠”韩木海买、“小砌匠”邹彬……一个个看似“开挂”人生的背后,无不洋溢勤于劳动、勇于奋斗的精神。
这是2021年2月27日拍摄的劳保鞋对比图:左为全新的鞋,右为柴闪闪穿旧的鞋。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
李保国(前左)在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(2016年1月2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
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。回首奋斗路,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,以劳动托起中国梦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,劳动者以脚踏实地的努力、毫不懈怠的拼搏,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幸福新生活——
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老支书毛相林率乡亲们历时7年,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“绝壁天路”,带领群众摘掉贫困帽,走上致富路;“人民楷模”、太行山上“新愚公”李保国扎根太行山35年,用辛勤的劳动和科研成果把富裕和希望带给农民……
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根本上靠劳动、靠劳动者创造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。